论文:
1.Study on Intake Performance of Unthrottled SI Engine with Fully Variable
Hydraulic Valve Actuating System.SAE, 2014-01-2872.
2.进气门早关对柴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 内燃机学报,2016,34(5)
3.全可变气门机构中的液压压力波动现象.内燃机学报,2011,29(5)
4.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内燃机学报,2011,29(2)
5.发动机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进气性能的研究.内燃机学报,2009,27(5)
6.用最大速度位置和最大加速度位置设计高次多项式配气凸轮. 内燃机学报,2005,23(3)
7.柴油机单刮油边螺旋撑簧油环的研究. 内燃机学报,2005,23(6)
8.改进柴油机螺旋撑簧油环性能的研究. 内燃机学报,2005,23(6)
9.内燃机顶置配气凸轮型线的设计.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4)
10.进气门早关对柴油机进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内燃机工程,网络出版.
11.多缸汽油机可变液压气门系统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内燃机工程,网络出版
12.顶置凸轮机构气门理论运动规律的精确计算. 内燃机工程,2007,28(1)
13.基于最优化设计理论的配气凸轮升程误差分析. 内燃机工程,2007,28(5)
14.进气门早关对汽/柴油机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6,7(4)
15.基于全可变气门机构的无节气门汽油机进气性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 2(3)
专利:
1.一种内燃机全可变液压气门系统的控油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96611.0(PCT申请国外专利)
2.一种配气定时连续可变的内燃机配气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610042070.9.
3.一种电液控制的内燃机连续可变的配气定时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610069982.5.
4. 移动摇臂轴式可变气门定时机构[S].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 201110041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