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王亚楠
|
性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81.06
|
行政职务 |
副所长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专业技术职务及任导师情况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所在一级学科名称 |
机械工程 |
所在二级学科名称 |
车辆工程 |
|
学术身份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聘任专家,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聘任专家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学术兼职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 Energy & Fuels, Energy Technology, Sustainability, Proc. IMechE,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ASM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无机材料学报, 电力工程技术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和客座编辑
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0年9月-2004年7月,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学士
2004年9月-2011年7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博士
2011年7月-2013年8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研究所,博士后
2013年9月-2020年8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
2020年9月-至今,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文化
研究生课程:汽车CAE技术,动力电池系统及应用技术
研究领域
电池性能分析与仿真:高性能电池和电池系统的电-热-力多场耦合及安全性的仿真分析
电池成组与热管理:新型电池、模组、pack和先进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应用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下一代超快速充电技术的开发及其面临的电池寿命和安全问题
所指导的研究生收到的就业机会包括:华为(上海),理想汽车(北京),上汽大众(上海),一汽大众(青岛),中国重汽(济南),浪潮集团(济南),潍柴动力(潍坊), 吉利汽车(宁波),比亚迪(深圳),赛力斯(重庆),宁德时代,ATL,航天科工,以及读博深造等。欢迎机械类、电气类、能动类、材料类等专业拟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联系。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1) 基于电化学-热-老化耦合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策略研究(2022A151501024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1-2024.12
(2) 面向长寿命应用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结构耦合建模与应力场分析研究(ZR2020ME13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1-2023.12
(3) 面向超快速充电技术的汽车动力电池电化学-热耦合建模与性能分析研究(20181102),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19.1-2021.12
(4) 粘弹性材料与液体耦合结构高频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实验方法研究(514052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1-2017.12
(5) 高频激励下橡胶-流体耦合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实验方法研究(BS2014ZZ00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15.1-2016.12
(6) 液阻型隔振器动态特性产生机制与液固耦合分析方法研究(2013M530319),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2014.1-2015.12
(7) 汽车动力装置液阻型隔振器整体有限元建模方法与动态特性仿真技术研究(1012011GN046),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一等资助,2012.1-2013.12
(8) 橡胶材料结构与流体耦合机械系统高频动力学特性研究,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2014.7-2016.6
(9) 基于油冷电驱动系统总成的热管理仿真分析及验证, 校企合作技术课题,2022.8-2024.7
(10) 快充型动力电池包设计开发,校企合作技术课题,2021.8-2023.7
主持教研项目:
(1) 新工科背景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教学方案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
(2) 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
(3) 面向智能网联的汽车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与实验方法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
(4) 面向汽车行业新发展的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与双语教学实践研究,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20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Zhengkun Wang, Yanan Wang*, Zongfa Xie, Hua Li, Weili Peng.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evaporation cooling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2, 189: 122685. (SCI&EI, IF= 5.584, Top期刊)
[2] Yanan Wang*, Hua Li, Zhengkun Wang, Chen Lian, Zongfa Xie. Factors affecting stress in anode particles during charging proces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2021, 43: 103214. (SCI&EI, IF=6.583)
[3] Yanan Wang, Zhengkun Wang, Haitao Min*, Hua Li, Qingfeng Li.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passive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pplied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2021, 35: 102279. (SCI&EI, IF=6.583)
[4] Qingfeng Li, Yanan Wang*, Hua Li, Chen Lian, Zhengkun Wang. Str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ositive particle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during charg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2021, 45(3): 3913-3928. (SCI&EI, IF=5.164, Top期刊)
[5] Hua Li, Xiangyu Xiao, Yanan Wang*, Chen Lian, Qingfeng Li, Zhengkun Wang.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uspension.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0, 180:115795. (SCI&EI, IF=4.725, Top期刊)
[6] Qingfeng Li, Chenhao Wang, Yanan Wang*, Zhengkun Wang, Hua Li, Chen Lian.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adiabatic section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ulsating heat pipe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0, 180:115813. (SCI&EI, IF=4.725, Top期刊)
[7] Wentao Wang, Yanan Wang*, Ruke Ni, Zongfa Xie. Effects of fast charging modes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y. Energy Technology, 2022, 2200415. (SCI&EI, IF=4.149)
[8] Hua Li, Yanan Wang*, Xin He, Weili Peng, Kuigang Yu, Zongfa Xie. Effects of material parameters on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ithium ion battery under fast charging conditions. Energy & Fuels, 2021, 35(4): 3426-3437. (SCI&EI, IF=3.605)
[9] Hua Li, Yanan Wang*, Xin He, Qingfeng Li, Chen Lian, Zhengkun Wang. Effects of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ternary lithium-ion battery under fast charging conditions. Energy & Fuels, 2020, 34:8891-8904. (SCI&EI, IF=3.421, Top期刊)
[10] Chengcheng Sang, Ruke Ni, Zongfa Xie*, Yanan Wang*. Battery design toward fast charging technology: a parametric survey. Ionics, 2022, 28(7): 3301-3320. (SCI&EI, IF=2.961)
[11] 王亚楠*, 李华, 王正坤, 厉青峰, 练晨, 何鑫. 扩散应力诱导的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研究进展.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10): 1071-1087. (SCI&EI&CSCD, IF=0.901)
[12] 练晨, 王亚楠*, 何鑫, 厉青峰, 李华. 相变材料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新进展. 汽车技术, 2019(02): 38-47. (CSCD)
近期授权专利
[1] 王亚楠, 秦川界, 等.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和压力管理系统. ZL202010703984.5, 2021.09.24
[2] 王亚楠, 王正坤, 等. 基于极耳散热的电动汽车软包动力电池包及其热管理系统. ZL201910949761.4, 2021.02.09
[3] 王亚楠, 赵国栋, 等.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热管理和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ZL201910239763.4, 2020.11.27
[4] 王亚楠, 李华, 等. 应用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液体冷却充电电缆及冷却系统. ZL201910871278.9, 2020.08.28
[5] 王亚楠, 王晨浩, 等. 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ZL201910528535.9, 2020.09.04
[6] 王亚楠, 厉青峰, 等. 应用于超快速充放电技术的电动汽车热管理与车内加热系统. ZL201821634068.5, 2020.09.15
[7] 王亚楠, 李华, 等. 一种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及系统. ZL201822045761.5, 2019.08.30
[8] 王亚楠, 练晨, 等. 液体冷却充电电缆及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设备. ZL201821566490.1, 2019.04.16
[9] 王亚楠, 练晨, 等. 一种空气与冷却液耦合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ZL201821118730, 2019.01.15
[10] 王亚楠, 练晨, 等.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ZL2018210589016, 2018.12.28
[11] 王亚楠, 厉青峰, 等. 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汽车动力电池组温控装置. ZL201721848858.9, 2018.06.29
[12] 王亚楠, 何鑫, 等. 一种鳍片散热式双层汽车动力电池箱. ZL201721286803.3, 2018.03.30
获奖项目
[1]2021年,第34届World 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 Exhibition优秀论文奖
[2]2020年,山东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
[3]2019年,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
[4]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
[5]2017年,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6]2016年,山东大学优秀班主任
[7]2013年,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优秀班主任
联系方式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研究所
邮编:250061
电话:18615568838
邮箱:wyn@sdu.edu.cn